|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 佛 寺 | 国际预预与测言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毛主席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主席要我们做人         ★★★ 【字体:
主席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
作者:未知    文化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    
毛泽东后人现状:主席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

 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毛岸青在北京逝世,消息迅即传开,有人曾认为,毛岸青的离开会非常平静,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放缓脚步,陷入沉思、悲伤,毛岸青的去世,使人们想起了毛泽东,并掀开记忆,毛泽东时代,是一段牵动中国人复杂感情,让中国人经历独特命运的年代。

  尽管在毛岸青的追悼会上,有人哽咽地称他为“首长”,但他生前最重要的两个头衔却只是“中校”和“研究员”。“叱咤风云”这个词与他并无太多关联,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待在北京西山脚下那个偌大的院落中。

  这种茫然产生的缘由,李敏只一句话概括——“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请看《南方周末》记者史哲的文章。

  毛岸青的去世惊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几位常委和前任党的总书记江泽民。毕竟,今天中国的所有共产党人,都是毛泽东的继承者。毛泽东的画像至今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岸青离世了。至此,人们方才惊觉,对这位伟人的儿子竟有些陌生,陌生到不知他长什么样,不知他生前在做什么事情,不知他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生。”许多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他一些、多留意他一些呢?”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其实,在这个家庭中让人们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毛岸青一人。看看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时毛家后人的合影:刘松林——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之妻;毛新宇——毛泽东之孙;邵华——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妻子;毛东东——毛泽东重孙;刘滨——毛新宇之妻;李敏——毛泽东女儿;孔继宁——毛泽东外孙;孔东梅——毛泽东外孙女;李讷——毛泽东女儿;王孝芝——毛泽东外孙;王景清——李讷的丈夫。除了依稀熟悉的一两个名字,除了少数残留的记忆,对于这份名单,人们或许只有茫然。

  这种茫然产生的缘由,李敏只一句话概括——“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在这个家庭里,也许只有江青可以不理会这句话,但毛泽东的子女们却把它牢记在心。

  李敏,1963年就与丈夫孔令华一起离开高墙大院,离开父亲。从有自己的工作开始,李敏就再也没有从毛泽东那里拿到补贴。毛泽东的理由是:“人民给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说到做到。

  多年独立生活,李敏曾笑言,她很早就成功地把自己平民化了。她会为了“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而感到欣慰。不过,这种欣慰的代价也充斥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她记得因为不会生火而熏得自己满眼泪水,也记得最初煮米饭常常会做成夹生饭,面没发起来就蒸馒头,结果蒸成了面疙瘩……

  李敏的低调同样影响了一对儿女。儿子孔继宁,发起成立了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女儿孔东梅则创办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也算各有所成。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掘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当着别人的面,在提到毛泽东的时候,他们却很少直呼“外公”。

  沉默寡言的李讷更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

1976年从江西带着幼子返回北京后,这个家庭长期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许多个冬天,他们会和普通市民一样排队购买定量供应的大白菜,然后用三轮车拉回家。

  李讷患有严重的肾衰竭,不过由于许多治疗费用要自己出,她的病也就一直拖了下来。李讷独子王孝芝初中毕业时,李讷态度强硬地让儿子报考了外事服务职业高中。李讷认为“社会实践重于读书”。王孝芝第一份工作是在长富宫做门童。然而,即便境况如此,李讷还时常感念父亲对她的教导,假如不是他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恐怕很难过得来”。

  相对于毛泽东的儿女,反而是毛泽东的儿媳妇、毛岸青的妻子邵华,因其“女将军”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并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成为“第一家庭”后辈之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不要把我挂在你们嘴边唬人。”毛泽东的这句话,可以说,他的儿女做到了。

  “他从小爱唱《东方红》”

  虽然不能与祖父相比,但37岁即已任正师级研究员的毛新宇,也算非常顺利。

  论学历,毛新宇比他祖父高许多。199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毛新宇先是在中央党校理论部获硕士学位,继而于2003年7月在军事科学院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毛泽东战略进攻思想研究》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如今,毛新宇已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部的研究员。

  在许多有关毛新宇大学生活的回忆里,有两点使他颇具特色。

  第一,非常节俭。多年以后,有昔日的人大学生撰文提及,在一次午饭期间,毛新宇不慎将汤洒在餐桌上,在别人想帮他再打一碗的时候,他却把碗贴在桌边,用食指将洒在桌面的汤刮到碗里,说:“扔了可惜,这样也能喝。”但这一细节终究无法确证。

  不过,毛新宇衣着十分简朴经常被提及。曾有新生充满好奇与神秘,追着老生问“谁是毛新宇”,得到的回答常常是“穿得最破的那个”。

  第二,毛新宇对政治历史兴趣颇浓。毛新宇说话速度不快,但每每谈及毛泽东却能滔滔不绝。许多关于毛泽东的书,中国的、外国的,毛新宇多有涉猎,不过他直言“他不喜欢美国人写爷爷的书”,里面有太多“偏见”。

  对于毛泽东,毛新宇充满了敬仰。

  2006年10月,毛新宇曾应邀在广州做了一场题为《爷爷与长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专题报告,在这次报告会上,他说“爷爷”是自己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2003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的重孙毛东东降生。对这个儿子,毛新宇喜爱有加。在毛岸青去世两周后,有记者请毛新宇介绍一下毛东东的情况。毛新宇说,“他从小爱唱《东方红》,喜欢看跟曾祖父有关的历史片,而且,现在已经会背三到四首毛主席诗词……虽然他没有见过曾祖父,但是他跟曾祖父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脉联系。”

  确实,毛泽东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非同凡响。他已经离开中国人31年之久,他的后人现状如何,或许是理解毛泽东的一个视角。

历尽苦难的毛岸青

  50多年里,作为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儿子,毛岸青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机会并不多。

  1998年9月,纪念毛泽东逝世22周年的活动,也许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露面。那时的毛岸青只能坐在轮椅上。之后,毛岸青出现了心脏病及并发症,到毛泽东逝世30周年时,毛家后人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合影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肩”,遗像里的毛岸青目光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的那身军装清晰地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部队大院、机关、军校……这些在普通人眼里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串起了毛岸青最重要的时光。

  众所周知,他和死在朝鲜战场的哥哥毛岸英都有着非常凄惨的童年。之后,他们被接到了莫斯科,在那里得到了苏共中央的照顾,并开始了学业。从苏联回来后,毛岸青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来在中 宣 部马列文献编译室任俄文翻泽。他翻泽的一些作品被收入中文版的《列宁全集》,他的俄文功底很好,这也是权威部门评价其为“翻译家”的依据。

  但这位翻译家,由于幼年颠沛流离,健康状况一直不好,晚年甚至是在北戴河的军队疗养院里度过的。

  比起那些在“文革”中饱受冲击、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大显身手的同龄“革命后代”,毛岸青大多是把思绪沉浸在对以往的怀念中。

  毛岸青的妻子邵华曾说,毛泽东、杨开慧和毛岸英是丈夫最最思念的人。了解毛岸青成长经历的人,也许很容易了解他内心的痛苦——7岁失去了相濡以沫的母亲,不到而立之年又失去了患难与共的兄长。

  在公开的出版物中,大多会提及毛泽东家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而在所有子女中,毛岸青无疑是遭受最多苦难的人。命运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而特别眷顾,相反却给了他很多波折。如今他终于翻过人生最后一页,丈量完所有苦难,走到了生命尽头。

文化录入:hanqilin    责任编辑:hanqilin 
  • 上一个文化:

  • 下一个文化: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化
    自然
    血型B      O型
    毛泽东二十四个经典
    周恩来写给毛泽东最后一封信
    毛泽东在滴水洞的前后
    毛泽东一生中“九月九日”
    毛氏族谱考证
    毛泽东在重庆论和谈
    毛泽东一生的二十四个经典
    零八年两会期儒学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