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下神奇天佛寺 | 天地风水学 | 图片 | 下载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修禅修身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老子金丹大道揭秘(一)         ★★★ 【字体:
老子金丹大道揭秘(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易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5    
(2)守弱和守朴
  守弱,弱者柔弱。老子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传统解释此经文时通常说:“你能让你的抟气炼得像婴儿一般柔弱吗?”其实不然,老子是在阐述他的命功。婴儿不是指世俗的赤子,而是指“道”的粒子凝成的“圣婴”,即命宝金丹。故老子是说:“你把抟气炼得至柔了,果然也是好事,可是你能否让他凝成命宝金丹呢?”炼胎息功的人认为,它是胎息功的滥觞,则此婴儿未出娘胎即已在吸取天道了。守柔,“柔弱者生之徒”,故是养生之道。
  守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这是老子记述的超前科学。因为“道”的粒子是一种量子,它的性状可与中微子等价,所以它与量子一样有波粒二重相性。“弱者,道之用”,说的是量子的粒子相性。它的意思是说:弱力时是“道”的粒子与粒子之间可以相互作用。这与中微子只参与粒子之间的弱力相互作用的性状相同。这就是为什么守弱能得道“不召自来”的根据。“反者,道之动”,则是说“道”的粒子的波相性。它的意思是说,“道”的粒子以信息波向外发射可至无穷远。故管子和屈原都说“道”是“其大无外”的。不过,若当它在途中遇到反射物,那么这个信息波会像雷达波那样反射回来。这是遥感,遥视,天耳通等特异功能的科学根据。如是,“道”能“往而有复”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能隔墙诊病,即说明扁鹊有遥感功能。他发出的信息波穿墙透体,把五脏六腑的病态信息反射回来,扁鹊从分辨这些病态信息中诊断出患病的脏腑。
  “弱者,道之用”的这个特性,是丹士所以能汲收“天之道不召而自来”的科学根据。当丹士守虚、守弱、守静,到了“极笃”之境的时候,丹士自我小宇宙空间就处于弱力场,于是与大宇宙空间的大气场,同处于弱力场中了。是以大小宇宙气场中的“道”的粒子,就可以互相作用了,如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局面。“天之道”是无限的,它处于“有余”之高能位;“人之道”(真气)是有限的,它处于“不足”之低能位。是以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理,在场势能的驱动下“不召而自来”了。此即老子所说的“明白四达”。“明”者“道”也,“白”者“阳”也。“天之道”在天为阳,故“明白”即是俗所谓“纯阳正气”。如是,“明白四达”意谓纯阳正气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向我输送而来,到达我的“根”里。“人之道”在地为阴,俗称纯阴正气。这纯阳正气(即冲气)与纯阴正气在根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被极化为自我的和气。这个过程,内丹派称谓“摄万归一”,也就是老子所谓“归根复命”,“负归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管子·内业篇》云:“道其自来,可藉以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为什么静者能得道之自来呢?老子说:“同其道者,道亦乐得之”。因为你守静而处于弱力场中,你与“道”的“弱者道之用”有了同一性,故能乐得“道”之自来。为什么躁者会失“道”之来呢?因为“道”的粒子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的缘故。躁为什么是强力呢?老子说:“心使气曰强”。是以若心情躁动,你就处在强力场中了,不仅失去得“道”之自来的特性,而与失道之自来的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有了同一性,正好符合老子所说的“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了。“道”不参与强力相互作用,老于是在五十六章用“塞其兑”来表示的。“兑”是卦名,它的卦象是“≡”好像开了—个天窗,老子把它喻为“道”的粒子与外界联系,发生相互作用的窗口。把这个窗口堵塞了,“道”的粒子就不能与外界联系,就不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了。故当“道”以强力穿透障碍物时,就不会与被穿透物相互作用而留下痕迹。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即是当“道”以强力穿透了至坚而无缝隙的物体时,却在被穿透物上找不到被穿透的痕迹。故老子认为是“道”的粒子有“塞其兑”的特性。
  守朴,“朴”者道也。怎见得朴是未经加工的原木呢?老子说:“道常无名”,“无名之朴”。这明明在告诉你说:“道”常常是无名的,这个无名的东西叫做“朴”,这个“朴”是“道”的最小单元。老子说:“见素抱朴”,也就是“抱元守一”。这里的素、朴、元、一,都是指“道”。“见素抱朴”(十九幸)最早显现寸:还丹之初,在中丹田中黄庭区域,丹士见到一个索白色的气团,即是“见素”。也就是“其中有象”,即是庄子所谓“一之所起,一而未形”,故是“道”;老子把这种“气”名之曰“朴”,又好像丹士双手抱着一般,故说“抱朴”。从此以后,丹士天天都要“见素抱朴”,也就是从一阳初升到十月飞霜,无一天不是“见素抱朴”,圣婴伴你终生,你就终生“见素抱朴”,直到你羽化超脱那一天为止。
  以上所述四守,是命功阶段的工夫,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守静定心的工夫,否则一切无从说起。如何守静定心呢?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处“民”字是暗语行话。据丹经口诀“气为民”,故知此“民”字,不是指“民众”,而是指“气”。老子的意思是说:“你要守静定心,要从抑制眼睛开始做起”。张伯端《青华秘文》云:“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的路。又心之所以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为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归之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目不乱视,神返于心,乃静之本。”故炼功场不宜杂物乱置,即老子所说“不见可欲”,使眼不乱视,则心不着于境,神已返于心,如是一静可得矣。
  
  三、老子内丹功修持理法总纲
  
  老子《道德经》叙述了多种修道养生理法,例如内丹功法,命功与性功、辟谷食气、胎息、乃至行住坐卧皆道场;可以说现在诸多门派的道家养生门派功法无一不是渊源于老子《道德经》,而其核心内容则是金丹大道。内丹修持的总纲即是十九章经文。现今南宗清修派,北宗全真派,都是从老子的金丹大道派生出来的。此章经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秆,以为文不足,故令其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现今的金丹大道的修持,其核心内容,一言以蔽之叫做“精气神”三元合一而还丹。在老子《道德经》中只提到气,元神虽有其说,却无明文点出,更无元精一说。精气神三元合一而还丹,首创于稷下学派的竹子。《管子·内业篇》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张伯端《金丹四百字》云:“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泆所感之粘;炼气者炼元气,非口舁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又《青华秘文》云:“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矣。”其意谓:丹士守静而无为人定之后,元神显现,此时汲取的“天之道”即是元气,也就是先天一气;此时汲取的先天一气,即是“气之精者也”。故曰:“元精产矣”。凡冠以“元”字者,皆是指先天之性耳。
  老子的内丹功总纲,虽不提三元合一,但南宗清修派的修持,有炼精化气,炼气化补,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四阶段功法,都已涵盖在《道德经》十九章经文中。可见今之内丹功理法,确是从老子《道德经》承传而来。
  从来儒家释老文,无一人识老子真诠。从韩非《解老》、《喻老》也是“言者不知”之秆。连王弼也不知本章经文之云云。至于道家虽有识其天机者,又有碍于“知者不言”戒律,无人泄此天机。儒家唯心派之误也花样繁多,五花八门:有骂老子推行愚民政策者,有骂老子不要仁义道德者,有骂老子反对工艺技巧者,有骂老子不要一切文化和文明者,群起骂老,骂法术出多门,不一而足。
  由于本章经文所述是金丹大道理法的总纲,所以老文藏得很深,不让真诠泄于外道邪教之手。老子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其有所属。”屈者是指属象。所谓属象?例如十二生门,今年屈猴,这猴就是属象。要知属象猴的底蕴,可按天干地支排列组合,六十年轮为一甲子纪年,可知今年是甲中年,即猴年的底蕴。
  在“此三者”中,有“绝圣”、“弃智”、“民利”、“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等共有十个届象;你若能揭出这十个属象的底蕴,经文的内涵就浮现出来了。此外尚有“见素”、“抱朴”两个玄览景观,非证得此正果者,即使是丹士,哪怕你查遍丹经典籍,都无法得其真诠。这就是张伯端为什么说:“馓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非真师口授心传,俗家凡夫皆莫知其极。
  怎样才能揭出“属象”的底蕴呢?其解法叫做“引指见月”,好比行人用手指指着月亮说:“月亮就在那里呢。”你顺他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了月亮。这与破解《易》文的方法相同,应当是“因言而得象,得象而忘言;因象而得意,得意而忘象。”现在儒家释老文,好象他们都是近视眼,把老子的所指当作月亮了,是典型的“塑文生义”之误。故张伯端《悟真篇》云:“卦中设象本仪形,得意忘言意自明;举世迷徒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故《庄子·外物篇》云:“筌者所以在仇,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免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意与象只求其不即不离,不求完全相同。
  现在按章句,逐一破译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字作形容词解,以后的“绝仁”、“绝巧”和“绝学”的“绝”字也是形容词,不可作动词解。把它作动词解是唯心派为把老子释成推行愚民政策而故意捏造出来的。“绝”即是“会当凌绝顶”的“绝”,有登峰造极,无出其上者的意思。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字。例如,绝技、绝招、绝活、绝妙、绝唱、绝响等等,为什么非要解释成“拒绝”呢?这个“拒”有改经之嫌。
  所谓“绝圣”,是指得道的道者,即三十八章所说的“上德”的道者。因为他已达“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已是无上的功法了。所以绝圣是指至高无上的道者。
  “弃智”,不是儒家所谓“抛弃智慧”的意思。“智”是后天学而知之的知识,是经识神思辨后认定的智慧,“弃智”是说要抛弃由识神之智判定的有为功法。因为道者所实施的是“上德”功法,是“无为而无以为”的,自然要抛弃有识神之智编定的有为功法,是/顶理成章的事,故曰“弃智”。
  “民利”。据丹经口诀气为“民”。故这个“民”不是指“民众”,而是指炼气功的丹士。因为“上德”功法是“无为而无以为”,比之上义功法“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要优越得多。故按上德功法练功收到的攻效,要比上义功法练功时的功效高出百倍。也可以说:“无为而无以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是谓“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既然“绝”是“无出其上”的意思,故“绝仁”应为“上十二”。上仁功法,老子在三十八章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可见此功法是从“有为”转人“无为”,即是“从后天返先天,从有为人无为”,是功法的转折点。老子三十八章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功法即是有为功法,所以抛弃上义有为,功法就是老子所说的“弃义”。“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意谓上仁功法要抛弃上义有为(为之)功法而转入无为功法,是谓“绝仁弃义”。
  这“绝仁弃义”的转折点,发生在炼精化气阶段的末尾,炼气化神阶段的初始,是在此两阶段交接的时候。也就是“玄牝一窍”初现,圣婴初次露面的时候。
  因为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退之。”此经文的意思是说:“人身中的谷神之器,是先天一气凝成的,是以不能用后天之气质之气可以为之的。若用有为功法助他凝丹,就会破坏凝丹过程,而使还丹失败。对此也不可以执着追求,否则,就是“不知常”,就会“妄作凶”;金丹会得而复失。此即“执者失之”之意。甚至会遭到“终身不救”的险辱。
  怎见得这“谷神”是指人身中的“神器”呢?所谓天下“神器”,这“天下”一词是指头以下,故是指人身而言。此非暗语行话,却是古时尽人皆知的隐语。此典故出于《LU海经·北海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斩其头,葬于常羊之山也。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于戚以舞。”因其头被砍,故曰“刑天”。“天”者头也。《易·睽》爻辞曰:“其人天且劓”。即指其头额被黥。以后许多丹经类典籍,皆指“头为天关,手为人关,脚为地关”(萧廷之《金丹问答》)又《文子·十守篇》云:“头圆法天,脚方法地。”从先秦、两汉到曹魏,此隐语是尽人皆知的。王弼注《易·睽》爻辞有云:“无始(指头)有终(指足)。”可见王弼是知道这个典故的,因当年是尽人皆知的,故王弼注不予点破。到了唐之后,此典故渐渐被人淡忘,故药王孙思邈《卫生歌》为其作注曰:“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故知“天地之间”即是指“头与脚之间”;“天下”是“指头”以下,都是指人的全身而言。这“天地”和“天下”两词在《道德经》中用得很多,欲得老子真诠者,都应作“人身”解释才不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神器”是指“谷神”之器。老子说:“谷得一以盈,神得一以灵”。故知“谷神”是指“得一”者。人身中有什么东西是纯“得一”者呢?那就是命宝金丹。金丹即“道”,它是由“道”的粒子凝聚而成的。故所谓“谷神之器”,“神器”也就是指人身中的命宝金丹。它是先天一气所凝成,非以有为之后天人力所能促其成者。是以到了还丹之初,一见玄关初现,就应当机立断,抛弃以往所用的有为功法,转为无为功法。
  “民复孝慈”如何理解?此处这个“民”亦非指民众,而是指丹士;也是指圣胎婴儿,因为“气”者“道”也,圣胎婴儿即是命宝金丹,金丹即道,故知“民”是圣胎婴儿。
  老子把丹土喻为“父慈”,圣婴喻为“子孝”,如是父慈子孝,故曰“民复孝慈”。此话怎讲?因为还丹以后,丹土要慎为养护圣婴,如何养护圣婴呢?那就是丹土要坚持练功,汲取“天之道”,经归根复命,冲气以为和,以新的和气去养护圣婴,是谓“父慈”。自从还丹以后,丹土大小周天已通,和气畅流全身,精神百倍,旧病已去,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有返老还童的迹象。老子把这些好处,喻为圣婴对慈父的一片孝心,是谓子孝,如是父慈子孝,故曰“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巧”,当然是指技巧之类的手艺,是后天智慧的产物,所谓熟能生巧。可见它是“有为”的。所谓“绝巧”,是说这种技巧已到了无与伦比的水平了。而有为功法,老子定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绝巧”是指深谙有为功法的丹士。由于此种有为功法,是经识神思辨后认定的,既经思辨就难免有思辨失误的时候,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的。故老子规定丹士要抛弃妄欲妄利,否则容易出偏,得练功不当的病。
  “盗贼”一词,不是指强盗和偷贼,它也是古人中尽人皆知的隐语。《阴符经》有云:“天有五贼”。足说五行反克,辗转相互贼害。此隐语在《黄帝内经》中用得很多。例如得了外感病毒类疾病叫做中了贼风;病态的冷汗叫做盗汗。故本章中老子所说的“盗贼”,是指因练功不当而得出偏的病。但是不要以为凡是“有为”必然都会出偏。人之一生,行住坐卧,吃喝穿睡,无一不是有为的,否则人就无法生存了。老子不仅不反对有为,在练功之初,规定的“绝巧弃利”的功法即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的。只是为防出偏,要求抛弃妄利妄欲。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谓“深谙有为功法的丹士,只要能抛弃妄利妄欲,就不会得出偏的病。”
  因为在修道练功的初期,许多人都带着妄利和妄欲的种种祈求。例如希望早出功效,去掉疾病,年轻人则祈求早得特异功能,恨不得一夜之间成了有奇妙特异功能的气功大师等等。如是会“不知常,妄作凶”,诱发了出偏的病,故老子要求,“绝巧弃利”而“盗贼无有”了。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两句经文的涵意在前一章释“守朴”时已经解释过了。这是老子为“炼虚合道”阶段规定的理法。并没有太多的奇妙之处,只是坚持养护圣胎,一切世俗的妄欲都已放下,一切为公是遍觉,一切为私是无明。故老子要求“少私寡欲”。有欲是人的本性,人不能断绝一切欲念,因为你感到饿了要吃饭,感到冷了要添衣,感到困了要睡觉,除非植物人,人而无欲非人也。老子的规定“少私寡欲”是合乎现实的。即使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还是为了一桩“大事因缘”来到人世讲经说法,普渡众生。一些唯心派释老文,说老子要让民众无知识,无欲念,纯属无稽之谈,是在捏造一个“愚民政策”。
  按老子这一章的经文视之.老子金丹大道理法的全过程与内丹清修派南宗的理法是一致的:所谓“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即是“炼精化气”的理法。所谓“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即是“炼气化神”的理法。所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即是“炼神还虚”的理法。“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是“炼虚合道”的理法。故悟玄子《悟真篇直指》有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形也。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于后天返先天,由有为人无为还我命宝。命宝到手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一(即‘见素抱朴’),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上最上一乘妙道矣。”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易林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上 阳 子 金 丹 大 要 · 陈
    追踪宇宙冷暗物质
    天文学家认为在宇宙中充满鬼
    我国学者发现神秘物质 穿越物
    澳科学家取得空前突破 “远距
    老子《道德经》与宇宙起源及
    我们会否发现另一个宇宙
    内丹功法真传——《道乡集》
    “无”义辩析
    引力子和斥力子是否就是一对